国家素质教育网
查看详情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说明 → 项目说明
站内文章搜索
信息搜索:
按文章:
标题 内容
 
今日导读
· 中国农业大学以数智创新加快推...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11个...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新增推免资...
· 教育部部署2025年全国成人...
· 教育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
· 教育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
· 河北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推动中...
·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热门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猫》
《古诗词三首——渔歌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
[论文]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
[论文] 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
素质教育的特点
什么是素质教育
《月光启蒙》教案
《去哪儿买东西》教学
 

 

文章标题:河北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 2025-9-15 浏览:44 来源:教育部 ]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河北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简报〔2025〕第24期

  河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牵引、课程师资建设为核心、社会资源整合为支撑,持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着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一、强化机制创新,完善科学教育制度体系

  (一)健全统筹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教育、科技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省市县三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系统设计与资源统筹,形成高效协同推进科学教育新机制。已建成雄安新区、唐山市路北区等国家级实验区8个、实验校60所,省级实验区43个、实验校237所,市级实验校236所,全省所有县(市、区)实验载体实现全覆盖,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的发展态势。

  (二)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场所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意见》等文件,以“大科学教育”观念统筹校内课程、师资、场地和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建立校内外协同联动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教育专项督导评价机制,将中小学实验教学开设率、科学类课程专任教师配备达标率、科学实践活动开展频次与质量、科学教育经费保障等,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组建专家团队,强化专业引领。省、市两级分别遴选专业人士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库,对国内外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全省科学教育的重大实践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重点任务,每学期对国家和省级实验区、实验校建设进行指导和评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企业科技人员、科普场馆专家等担任科学副校长,国家省市三级科学教育实验校科学副校长覆盖率为100%。

  二、深化教学改革,夯实科学教育主阵地

  (一)优化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基础夯实+拓展融合+探究实践”三维科学课程体系,推广启发探究、项目学习及跨学科融合教学,打造“学科贯通、场景多元、评价立体”的教学新生态。承担全国STEM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开发幼小初高全学段STEM课程,组织“河北省STEM精品课”评选,推动课堂教学向实践创新型转型。

  (二)创新教学模式。建成“河北省‘双进’助推‘双减’科普资源云平台”专题网站,深度整合虚拟仿真实验、科学家精品讲座视频、优秀STEM课程案例等海量数字化内容,实现与全省98%中小学校园网的互联互通,月均访问量在50万次以上。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向乡村学校输送优质科普课程7300余节,精准覆盖农村学校4200余所,惠及百万乡村学子。推动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已建成40所,覆盖偏远地区学生超8万人。常态化开展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下乡活动,年均覆盖500余所乡村学校,惠及学生20万人次。

  (三)建强师资队伍。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在职进修等多种途径,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全省中小学科学类课程专任教师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近万人。实施科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依托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省级科学教师培训基地,年均轮训科学教师1.2万人次。

  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一)打造科普地图,共享场馆资源。联合省科协等单位推出“知了”科普地图数字化平台,系统整合全省科技馆、博物馆、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等科普场所680家,实现“一图在手,科普资源尽览”,两年来服务中小学生参观实践超200万人次。大力推动高校实验室向中小学开放,全省30余所高校的200余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工场等场所向中小学生开放,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量,释放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活力。

  (二)建立“双进”机制,促进科教融合。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学生进科研院所”的“双进”行动,累计举办“科学前沿大讲堂”“科学家面对面”等科普讲座2000余场,覆盖师生超15万人次。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建立的“科技小院”网络,选拔涉农专业优秀研究生在45个县创建农业科普实践点,带领中小学生开展土壤检测、作物种植等科学实践活动。依托京津冀创客联盟河北中心,引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单位智力资源、课程资源和设备资源,合作创建高标准校外“科学教室”50个,丰富校内科学教育资源。

  (三)建立培养机制,激发创新潜能。创新举办河北省首届中小学科学运动会,以体育赛事的形式自上而下将科学竞赛推广普及到每一所中小学,培养广大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发现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直接参与的学生已达100余万。实施“河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选拔具有突出科学潜质的高中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三年来培养学员138人,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获奖22个,年均增长20%,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探索有效路径。

 
 

复制地址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全国高教工委素质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公安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校长网     中国教育网     人民网     职业技能评审中心    

更多...
  网址:Http://www.chce.org.cn
电子信箱:chinacqec@126.com
国家素质教育网通用网址注册证号20080523132140013
版权所有:国家素质教育网、国家素质教育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13323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