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素质教育网
查看详情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文章 → 优秀论文论坛
站内文章搜索
信息搜索:
按文章:
标题 内容
 
今日导读
· 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举办...
· 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
·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 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
· 教育部党组召开2024年巡视...
·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 李强同第135届广交会境外采...
· 关于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变更...
· 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百花园”...
· 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百花园”...
热门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猫》
《古诗词三首——渔歌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
[论文]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
[论文] 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
《月光启蒙》教案
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
《去哪儿买东西》教学
 

 

文章标题: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

 [ 2007-5-1 浏览:16669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

北京教科院附中  李国栋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说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性分析法等方法,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前言:近年来,尤其是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北京市自2001年秋季起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自2004年秋季起该实验事实上进入推广阶段。从这一学年起,小学一年级的实验范围已占到学生总数的90%以上和初中一年级的实验范围已占到学生总数的50%以上。从2004年秋季起,进入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县和学校,已经从小学及初中起始年级起实行《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这一新课程计划规定,地方课程是由区县开发的在本区县范围内统一开设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的在本校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这一新课程计划还规定,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合计为1425---1635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5---17%。其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合计为795---999课时,约占总课时的8---10%。
  如何在这些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已经是北京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业务部门及广大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关系着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地方课程是一种内容极为广泛、密切联系地方实际的有鲜明地方特征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省市一级甚至区、县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设计必须反映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及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开发地方课程,而且课程设计也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联系。单一的国家统一课程过分强调理性知识,局限于认知,把人类生活定格在科学的世界里,导致儿童远离生活世界。地方课程恰恰在这些方面能有所改变,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地方课程作为三级课程中的中间一级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注重资源开发,抓好地方、校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
  一、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拥有量也不相同。因此,地方课程的开发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时,制定合适的办法。
  2.学以致用原则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地方社区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走向自然和社会的空间和时间。通过理论探讨、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感知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满腔热情。
  3.资源共享原则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尚未被开发的地方教育资源。我国这次课改要求各地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中心,其目的是资源共享,拓宽其开发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努力提高使用效率,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各地在进行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时,要建好用好网站。
  4.优化配置原则
  地方课程需要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资金和人员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如在教材编制时,把国防教育、环境教育、计生教育、普法教育、旅游宣传、土特产宣传等有关单位组织起来,编制地方综合课程,将会比原来各自单干的总经费开支少,而且质量也可提高;在课时比重的安排上,不宜作硬性精确的规定,而应作为弹性的概率分配,以体现地方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如何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资源?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丰富和修订新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材,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区、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我们可以很好的开发、利用以下资源:
  1、地方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革命历史遗址、风景名胜、民俗民风等;我们在开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时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同学们去了解北京。这是别的地区不具备的优势;
  2、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相关设备等;北京拥有多所高级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同学们可以直接面对高校、面对专家,学校、社区、家长也可以给同学们搭建平台,实现多种资源的交融;
  3、文献资源,如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录像带等音像制品;北京图书馆、北京电影制片厂等也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资源中心;
  4、社区文化机构资源,如博物馆的收藏品、书店、图书城的书籍、刊物、报纸等;
  5、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省市、地县(区)科协、学会的专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基地的教师及设备等;
  6、大众视听传媒资源,如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文化宫、展览馆、公园等;
  7、电子信息资源,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通过网络学生在家在校都可以很好的开展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现资源共享;
  8、积极实践活动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们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坚持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活”不宜“乱”、宜“实”不宜“虚”,使学生得以丰富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实施活动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需树立大德育观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而应消除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界限,让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
  9、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合力。为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力于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把纵向的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系统与横向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系统整体考虑,合理配置,努力优化学校、社区育人资源。努力实践,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基地活动为补充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了教育合力;
  10、各个学校和教育组织建立教育站点,提供好的经验和教育案例,可以让家长、老师、学生留言并形成良好的心理沟通,老师知道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明白老师教育目的,家长了解孩子素质发展水平。网络给三方提供一个良好的了解平台,以促进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发展。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课程资源的获得和利用显然是不平衡的.因此集中优势学校的优质课程资源,联合攻关或集中优势进行资源项目开发,从而构成优势突出而又平衡的课程资源系统,应该是地方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11、经常组织和参加有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活动、研讨,让知识经验能很快地被吸收和利用,形成良好的动态循环;
  12、建立有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监督机构,经常到基层进行现场观摩,并及时作出反馈意见,以有利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结束语:长期以来,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内容结构上机械地紧跟形势,没有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滞后。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重属性,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属于教育部门单独管理。这就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加强联系和协作,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为地方课程开发奠定组织管理方面的基础。而当前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迫切要求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作为教育者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材建设,把反映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编入教学内容;把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纳入教学内容;把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入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1] 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地方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负有哪些职责  张廷凯 

 
 

复制地址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全国高教工委素质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公安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校长网     中国教育网     人民网     职业技能评审中心    

更多...
  网址:Http://www.chce.org.cn
电子信箱:chinacqec@126.com
国家素质教育网通用网址注册证号20080523132140013
版权所有:国家素质教育网、国家素质教育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13323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